水电站生态基流是为了维持区域河道的基本生态功能,满足群众生产生活及其他用水需求,是水电站建设运行中确保下泄流量的最低标准。近年来,长白县水利局牢固树立和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推动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为前提,坚决整治生态环境问题,持续推进生态修复,不断强化水资源高效节约使用和水电站生态基流监管,着力提高河流来水保障能力,稳定实现“有河有水”。
长白县已建水电站34座,划分为整改类32座,退出类2座。目前已编制完成小水电分类整改评估报告工作,并通过省地方局审批。“一站一策”方案正在编制中,完成整改类电站4座,其他小水电站正在积极推进,计划年末全部完成。
在小水电站生态基流整改推进过程中,长白县水利局多次召开小水电站业主会议,传达有关会议精神,采取邀请市局领导讲解政策,现场实地查看等方式开展前期工作。在统筹考虑生活、生产、生态用水的基础上,结合河流、水文特性,开展小水电站下放最小生态径流量分析计算,逐一核定32座小水电站生态流量。同时,为加强对小水电站生态流量泄放监管,对整改后的小水电站实施安装流量监控设施,建立统一的监控平台,确保厂坝间无断流、无脱水段,实现对小水电站生态流量泄放24小时远程监控。另外,每个生态基流泄放设施地均设立了公示牌,广大群众可共同参与对小水电站生态基流泄放的监督。
下一步,长白县水利局将继续加强对辖区内重点河流水电站保障生态基流的监督检查工作,督促责任单位明确管理责任,建立长效机制,积极跟踪检查生态基流设施运行情况,确保监控线路、设备、平台正常运行。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记者 刘金英
通讯员 刘润良 于月云 供图
编辑: 房彦妮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