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9月5日,临江66千伏变电站已连续运行65年,安全生产记录达到23742天。
1957年至今,这座变电站的设备、人员和管理体制在变,但一代代值守者始终传承着“高、严、细、稳、准、实”的临变精神,将安全生产的接力棒一直传到今天。
1976年,变电站厂房变得老旧、损毁严重,随时掉下一个砖头都有可能造成整个临江市陷入黑暗。为此,大家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着手解决面临的所有难题。他们在操作盘上边搭起了棚子,确保设备安全运行。每个人都自带粮食和生活用具,吃住工作在变电站,每天连续工作到深夜,几十天不回家。经过60多天的苦战奋斗,厂房改造顺利完工,安全供电也没受影响。
1986年,变电站进行了大规模扩建,主变增容8000千伏安,对66千伏设备场地进行扩建。变电站的职工们就跟自家茅草屋换大瓦房一样兴奋,苦战了6个月,迎来了大变化。
从1997年开始,变电站开始迎来了大学毕业生,人员结构趋向年轻化、知识化,整体素质大大提升,创新成果层出不穷。
2003年,临江220千伏变电站投运,老变电站从枢纽变电站的地位退了出来,负责供电所的范围大大减少,大部分人员撤离,充实到其它工作岗位,只留下一人值守。
随着临江220千伏变电站的投运,老变电站也开始了现代化运行改造。如今,它已经结束了人工现场值班的历史,改由运行维护人员远程监控、操作。老变电站内虽然没有人,但安全生产的传统始终存在。
老变电站院内有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半个多世纪以来,它见证着安全供电记录的创造,年轮里刻写着奋斗拼搏的进程。65个春夏秋冬,23742个日日夜夜,这座变电站依然在安全稳定运行着——就像一场接力赛跑,这场比赛,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记者 刘金英 通讯员 孙天智 赵洪涛
编辑: 金作超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