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参乡育“芯”记 城事-白山站 王金顺 3964391
林海参乡育“芯”记 城事-白山站 王金顺 3964391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白山站 > 城事

弘扬中医文化 传承创新发展——白山市系列篇(二)

林海参乡育“芯”记

——探访抚松国家级中草药良种繁育基地

2025-07-22 11:16      来源: 中国吉林网

  七月的长白林海,参田如翠。在抚松人参产业园的吉林参王植保基地,一株株亭亭玉立的参苗头顶翡翠般的绿果,在晨露中折射出科技之光。这里不仅是吉林省唯一一个国家级区域性中草药良种繁育基地,更是一座藏身林海的“人参基因库”。

  扫二维码的智慧参田

  “每块参田都有专属身份证。”吉林参王植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马友德轻扫田间二维码,手机即刻弹出种植档案:品种“福星1号”、2023年9月移栽、栽子来源、土壤情况检测情况……20多年深耕,企业构建起覆盖黑吉辽三省的人参溯源数字库。他还说:“标准化种植是道地药材的命脉,我们从源头守护人参品质。”

  “参博士”的科技种参术

  综合试验示范基地实验室里(植保与微生态科创田间实验室),ICP光谱仪正分析土壤微量元素。这支由农技专家组成的“参博士”团队,已与中国农科院特产所、吉林农大等机构合作攻关26项科技成果。他们研发的植保技术破解了延续采收技术,451亩参田通过绿色认证,所产生晒参获得绿色食品标志。技术员指着一株紫秆介绍:“这是正在培育的第四代新品种,抗病性提升40%。”

  种子方舟守护参脉

  品种资源库令人震撼:贮存珍稀人参品种资源200余份,包括二代、三代品种资源种子。已有6个经过省农业品种委员会认定品种、另外5个品种获农业农村部新植物品种权证书,2个正在选育的品种,通过收集珍稀的人参品种资源,进行单株纯化选育和集团选育,选育出抗性强、产量高、品质好的品种,提高了品种的药效。马友德轻抚参叶,如同触碰千年参脉。

  联盟编织绿色版图

  公司创建的“长白山人参种植联盟”,正将科技星火撒向广袤参田。联盟基地投入品溯源管理体系,建有综合试验示范基地近3000亩,其中451亩被认证为“绿色食品”人参种植基地,生产的生晒参为绿色食品。

  马友德还向中国吉林网记者讲解鉴别野山参的门道:一看其芦头,二看艼,三看纹,四看体,五看须。支根上生长的较细的根,须根细长,柔韧性强,有弹性,有珍珠点,与须根顺直的种植园参明显不同。通过观察圆芦的长度和碗状茎痕的数量,还能初步判断它的生长年份。

  当晨雾漫过种质资源库的塑料幕墙,折射出七彩光斑。这座林海深处的“种子银行”,既保存着“福星牛”等未来良种的基因密码,也延续着“七两为参八两为宝”的千年参文化。随着首批“数字参种”即将启运东北三省,科技赋能的中医药传承创新之路,正在参叶舒展间铺就更广阔的绿色版图。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

  记者 刘金英 文/摄

初审: 王金顺   复审: 李超   终审: 杨春红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