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来到临江市花山镇青沟子村的红薯深加工车间,清甜的薯香便扑鼻而来。车间内,工人们各司其职,忙而有序,清洗、蒸制、剥皮、切条、风干,一道道工序环环相扣,将饱满的红薯逐步打造成色泽金黄、软糯香甜的红薯干。

“我们通常在十月采收红薯,精选后的鲜薯会在阴凉处存放一个月左右。”工作人员介绍,储存期间水分缓慢蒸发,既减少了对甜味的稀释,让甜度更突出,也让红薯质地更紧实。待水分晾至适宜程度,经过两次精细削皮、蒸熟入味后,再送入烘干箱进行干燥处理,最大程度锁住红薯的本味与营养。

青沟子村党支部书记单凤军告诉记者,村里自筹8万余元启动红薯深加工项目,目前全村红薯种植面积达26亩,亩产量约2500斤,每年用于制作红薯干的红薯量达10000斤,年均销售额稳定在1万元。得益于长白山余脉老岭东部的独特地理环境,这里产出的红薯甜度高、质地细腻且含硒量丰富,加工后的红薯干软硬适中、甜而不腻,凭借优良品质迅速赢得消费者青睐,每年的产量均被提前预订,销路无忧。
自发展红薯种植及深加工产业以来,青沟子村不仅破解了以往“规模小、订单散”的发展难题,带动农户抱团发展,还为村民提供了20多个稳定就业岗位。接下来,村里将持续深耕红薯产业,不断提升品质与产能,让小小的红薯真正成为带动群众增收、助力乡村振兴的“大产业”。
中国吉林网 吉刻新闻记者 刘金英
通讯员 张家福 供图
初审: 王金顺
复审: 李超
终审: 杨春红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