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白山市江源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取得关键阶段性成果,12处新发现文物的集中论证与现场复核工作已全面完成。此次新发现中,多处文物填补了区域文化遗产类型的空白,为地方历史文化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实物佐证,进一步完善了区域历史发展脉络。

为保障普查成果的科学性与准确性,江源区普查办公室特别邀请考古、历史领域的市级专家组成专项工作组,深入古代遗址、近现代建筑等新发现文物现场,开展逐点实地勘查与价值评估。专家组通过多轮交叉审核、疑难问题集中会商等严谨流程,结合文献史料与文物实物特征,对存疑文物的年代属性、文化价值及空间范围进行精准研判,显著提升了文物认定工作的专业性与权威性。
文物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文明传承的载体。此次普查不仅拓宽了江源区文物保护的覆盖范围,更丰富了区域文化遗产的内涵底蕴,为构建完整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江源区正加速推进文物保护成果的转化利用,通过多元路径让沉寂的文化遗产“活起来”,切实惠及广大群众,为增强文化自信、传承中华文明注入持久动力。
中国吉林网 吉刻新闻记者 刘金英
通讯员 杨宸 王晓雯 供图
初审: 王金顺
复审: 李超
终审: 杨春红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
